新闻/News  
相关信息:   新闻中心公司动态    

 没有可以显示的相关信息。
 

给放心菜发“身份证” ——数字化管理开始走进小菜场

盛满萃取液的试管、面包机大小的测定仪、不断“吐”出一组组数据的电脑……倘若告诉您这些实验室装备已经开始落户“小菜场”,您信吗?近日,记者在闵行新安农副产品配送中心见到了一套先进的农药残留物检测系统。从取样到打印出检验报告,只需短短十几分钟,放心菜就能带着“身份证”出门啦! 配送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每天都要向定点快餐公司提供10余种共7500余公斤蔬菜,而这些蔬菜最终将进入4万余名中小学生的午餐饭盒,若有过量农药残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每批菜源到达,都得接受随机体检,只有当电脑显示蔬菜体内不含过量有机磷、氨基酸脂等主要农残物时,才能被放行。 据负责开发这套系统的徐汇区博纳新技术研究所专家介绍,运用电脑软件为安全蔬菜把关,这可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去年起,市农委已开始在全市密布检测点,浦东新区更是一马当先,完成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检测任务。从播种到成熟,每棵菜成长过程中的农残记录都通过网络,定期传输到新区蔬菜技术推广中心。谁说只有虫斑点点才“安全”,碧绿生青的蔬菜同样“才”貌双全! 为了把“放心菜”端上餐桌,这些“安全卫士”不仅守护着上海市场,更走向北京、浙江、安徽等地,某些城市已配备了流动采样车,穿梭于菜市、卖场进行“飞检”。不妨听听“博纳”专家的大胆畅想:给每筐蔬菜贴上一张条形码,囊括产地、种植人、农残含量等全部生长情况;为每个农场颁发一张“IC”卡,完成其种植种类、收获数量的全记录……看来,在农残检测、农场数字化进程中,上海要织的“网”还真不少。 见习记者陆梓华
   
 
[信息录入日期] 200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