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News  
相关信息:   新闻中心公司动态    

 没有可以显示的相关信息。
 

山东蔬菜产业面临考验

1996年,出口蔬菜均价为1.065美元,2002年为0.474美元,6年下降了55.3%。山东蔬菜产业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其产后效益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我们是一分钱一分钱的赚,人家却是一元钱甚至几元钱的赚。”山东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主任刘成禄谈到蔬菜产业发展时,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在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不能一味地追求生产效益,而要考虑整个蔬菜产业经济。目前我国蔬菜产业的产后效益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刘成禄的忧虑来自于他多年来的积累和思考。作为全国第一蔬菜大省的蔬菜产业当家人,他将近10年时间一直关注着蔬菜产业的发展。他统计的一份资料显示,近年来,山东蔬菜在出口数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出口价格也在快速下滑。1996年,山东出口蔬菜均价为每公斤1.065美元,2002年为0.474美元,6年下降了55.5%。山东省蔬菜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九五”以来在生产产量居全国第一的基础上,加工出口又跃居全国第一位,出口种类达到近百个,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蔬菜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山东种植业中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带动全省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新问题。首先是产品结构带来的效益低下。作为全国第一蔬菜加工出口大省的山东,目前出口产品大多以冷冻蔬菜等中低档产品为主,全省1000多家蔬菜出口企业中仅有一个在日本注册的商标,除了冷冻技术较为先进外,多数为粗加工,即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分级、清洗、消毒等,科技含量明显不高,导致蔬菜产品多在同一较低的档次上,实际上是给国外的企业做原料。国际市场是品牌的竞争,没有品牌就等于没有市场。一方面,保鲜类原产品增幅加大,拉动价格向低位运行;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出口产品不能用企业品牌在进口国上市,而是用进口国的商标分装出售,利润主要由国外企业获取。二是蔬菜加工出口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无序状态。据统计,2002年,山东省1078家蔬菜出口企业平均出口量仅1256吨,很多企业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一方面,新建加工企业大多模仿老企业,同一类别、同一档次产品在夹缝中竞争,企业走进了相互压价争定单、自相残杀窝里斗的死胡同;另一方面,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数企业规模太小,毫无竞争力可言。统计显示,山东省2002年蔬菜加工企业由1995年的1006家发展到2002年的3493家,平均每个企业职工人数仅仅62人。这样的规模很难适应扩大出口机遇与新贸易保护主义并存的国际贸易新形势。三是行业效益低下,行业监管失控。经济学家吴敬链指出,目前我国商贸等与交易密切相关的行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只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个多世纪前的状况相若。另据美国农业部公报,在农业总产值中,种养环节只占25%,加工环节占33%,营销环节占42%。这充分说明,农业高效潜力在产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农业产后高效益,是在加工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在强大的流通业组织的支撑下,产业链愈分愈细的结果。“这正是我们的根本差距。”刘成禄说,“蔬菜产业产后效益主要体现在加工、营销、流通等环节上,而这些正是山东蔬菜产业经济中的弱势。这种多头管理、发展无序的状况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有很大的差距。”蔬菜产业产后效益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可挖。有鲁南大菜园之称的苍山县,目前全县10多万人搞蔬菜运销,年增加值达20多亿元,超过了全县90万亩蔬菜的产值。如果再加上深加工附加值,蔬菜产业产后产值可想而知。今年“非典”时期,许多地区蔬菜因运销不出,导致菜价大跌,但苍山菜由苍山运销户运出的高达80%。苍山人种菜不愁卖,卖菜赚大钱,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运销业的发展。山东省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按照省政府实施蔬菜强省战略的要求,围绕建设发达的蔬菜加工业体系,改造传统的蔬菜业,推进产业升级制定规划。一是在强化集群式加工区的基础上,明确各区发展重点及产业档次,着力推进企业上规模、高科技、大营销的发展。二是实施大企业战略,培育一批旗舰式航母型企业,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通过推行标准化、落实出口基地备案制等措施,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使蔬菜出口由目前的低价战略向价格、质量双重优势转变。
   
 
[信息录入日期] 2003-12-15